临床语言学研究中心

导航切换
临床语言学研究中心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山东大学临床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心2025年秋季学期第二次组会

作者:黄佳伟、李煜 来源:黄佳伟、李煜 点击:次浏览 日期:2025-10-15 22:27

20251015日,山东大学临床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心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第二次组会。会议由研究中心马文教授主持,时秀娟教授、张昊副教授、冯栋丽博士后,王亚琪博士及全体在读硕博研究生参加。

2023级博士研究生周思敏以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rogression of Cognitive Decline and Speech-Based Diagnostic Markers in Alzheimers Disease 为题作了汇报。阿尔茨海默病(AD)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,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70%,其核心病理特征为β-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与tau蛋白神经纤维缠结,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、不可逆的多领域认知衰退,其中情景记忆损害尤为显著。世界卫生组织预测,未来30AD患者总数将翻倍,到2030年,中国的康养相关费用或将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。由于AD的神经病理变化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520年即已存在,开发敏感、可行且低成本的早期筛查工具对临床与公共卫生均至关重要。与神经影像或脑脊液检测相比,语音采集无创、低成本且可提供毫秒级时间分辨率,可精细追踪认知退化轨迹。周思敏同学基于声学分析探讨了识别AD早期阶段的可能性,初步结果显示部分声学参数在不同人群间具有较强区分度,但效应显著性尚不稳定。时秀娟教授建议进一步细化分析内容,重点关注时长相关参数变化;张昊副教授与冯栋丽博士后建议完善统计方法,考虑引入贝叶斯分析以增强结果的稳健性与解释力。  

2025级博士研究生徐乐乐汇报了题为 Modelling Lexical Networks in Chinese Autistic Childrens Natural Conversation 的研究。词汇能力是语言发展的核心,对儿童未来交流与学习具有深远影响。本研究对自闭症儿童词汇语义网络进行建模分析,发现相较于典型发展人群,自闭症儿童的词汇语义网络集聚系数较低,小世界属性减弱,网络模块度偏低;但网络的尺寸与密度与对照组差异不大,且功能性词汇较为稳定,显示出一定的语言系统稳定性。马文教授肯定了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流程的合理性,同时指出需扩大样本规模,不能仅依赖现成语料库。时秀娟教授认可计量语言学在语言研究中的理论价值,但强调在研究特殊人群时需进行方法调整,以精准反映其语言发展特征。张昊副教授建议在对照组选择中进行年龄和非言语智力匹配。王亚琪博士提出,在数据清洗过程中应谨慎对待自闭症儿童的特殊话语(如重复、个人刺激话语),并可比较清洗与保留此类话语后词汇语义网络的差异,以获得更全面的分析视角。

本次组会不仅展示了研究生们在语言学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,也促进了跨学科的深入交流与思路碰撞。大家在马文教授的带领下,将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完善方法、拓展数据、深化分析,为相关疾病的早期检测与语言康复提供更加坚实的学术支持。